标准修订工作参与者之一、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聂永丰进一步解释 说,提高焚烧炉的燃烧效率,可以有效焚毁生活垃圾中含有的二恶英类物质,及可能会在烟气中再合成二恶英类物质的前驱体物质,以降低二恶英类物质再合成的几率。 有研究表明,当焚烧炉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降低到100mg/Nm3以下时,烟气中二恶英类物质浓度会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后续二恶英类物质去除设施的压力,为保证达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标准中均采用了这一数值作为焚烧炉运行工况控制指标。 新修订的标准中规定,生活垃圾焚烧厂应设置焚烧炉运行工况在线监测装置,监测结果应采用电子显示板进行公示并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焚烧炉运行工况在线监测指标应至少包括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和炉膛内焚烧温度。 此外,基于生活垃圾本身的特点,其含水率、成分等随着时间和区域的变化会有不规则的变化。这为垃圾焚烧炉的工况和污染控制带来不小的麻烦。“工况参数和烟气排放浓度的不规则变动,导致企业经常出现超标现象而受到处罚。”王琪告诉记者,为避免受罚,有些焚烧厂采用造假的方式应付。 实际上,烟气浓度的变化也是垃圾焚烧炉的一个特征。为使标准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鼓励企业诚信和守法,新的标准参考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采用“小时均值”和“日均值”相结合的污染控制限值,并设置了分时段控制标准。 比如启动、停炉和事故阶段,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增大显著,此阶段的环境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二恶英类,其主要以富积在烟尘颗粒上的形式外排。因此,启动、关闭和事故阶段主要控制颗粒物排放浓度,间接控制二恶英类物质排放。参照欧盟标准要求,这些阶段颗粒物的浓度执行150 mg/m3限值。 “在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设置日均值和分时段控制标准的采用,在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尚属首次,为污染物尾端控制向过程控制和风险控制转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王琪表示。 医疗废物和渗滤液有了归宿
新的焚烧标准允许将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在生活垃圾焚烧炉中焚烧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医疗废物高热值特性,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对填埋场与焚烧厂渗滤液区别对待
|